為食至叻星

為食至叻星 鄺素茹老師 團隊及聯絡資料: 創新教師姓名: 實踐地:聖公會偉倫小學 團隊成員: 鍾淑玲校長 ( 直至 2019-20 學年 ) 林美寶校長 ( 2020 年 – 現在 ) 盧思敏老師、何展匡老師 鄺素茹老師聯絡資料:sykwong@skhweilun.edu.hk 從學與教 ( 主題式教學、課程內容、學習方法和多元評估 ) ,引入正向元素,班級經營 ( 空間改造、師生關係 ) ,家校合作等多方面作出創變,打破科目及其他有形與無形的框架,進行跨科以至跨界合作,讓學生多嘗試、從做中學、學得更好並建立 4C 精神 引述: 鄺素茹老師:「師生共同享受教與學,過程中,兩者可交換角色,彼此溝通了解達。致以人為本,尊重每個孩子都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及有其獨特之處。」 小資料: 對象:全級小一學生 ( 約 80 人,2018-19 學年 )、全級小一及小二學生( 約 150 人,2019-20 學年上學期 )【 按:2019-20 學年下學期及 2020-21 學年因應疫情停課而暫停,預計將於 2021-22 學年待續 】 目的:…

21 世紀老師的角色

21 世紀老師的角色 Happy kids at elementary school 現代科技的發展,為教育帶來能更多可能性。我們能切身感受到科技對於主流教育帶來的衝擊。   在外國創新學校內的老師,於課堂上講授的部分愈來愈短,以騰出更多時間讓學生自行去探索、邊做邊學。通過互聯網搜索和朋輩合作,學生已能找到大部分的答案,而老師的主要工作則是指導個別學生。他們將這種角色稱為導師  ( mentor )  或者教練  ( coach ) 。   成為學生的教練 在眾多實施 project-based learning 或 personalized learning 的學校,老師往往更在乎學習體驗的設計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,以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,讓他們可以學得更多。   當然,對於老師來說,從教學 ( teaching ) 到教練 ( coaching ) ,無論思維上還是技巧上都需要一段時間的調節和適應。TeachThought 網站分享了 21 世紀學習的四個重要原則,時刻以此提醒自己,也許能更快適應新時代賦予的新角色。 給予「以學生為中心」的指導:讓學生能在老師指導下自己探尋答案,掌握學習的自主。 教育需要交流與協作:學生需要懂得與人合作,學校也需要與外間機構密切交流。 學習需要貼近生活環境:學習可以在不同的環境、地方發生,更需要知道如何聯繫生活。 教育需要社會連結:培養學生成為未來世界公民,學生可以為社會做得更多。 朱光潛先生說:「教育的功用就在順應人類求知、想好、愛美的天性,使一個人在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和發展,以達到完美的生活。」當我們回歸到教育的根本,不難知道未來的教育應該走向何方。 原文刊於 《 教育燃新知 》 : https://ednovators.org/2019/07/24/21%e4%b8%96%e7%b4%80%e8%80%81%e5%b8%ab%e7%9a%84%e8%a7%92%e8%89%b2/ 參考資料: Jennifer Rita Nichols.…